四川


四川师范大学高林远:“筑梦”与“逐梦”需要每个人的奋斗

人物名片:高林远,男,1956年12月出生,四川仁寿人。现任四川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经济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政协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四川省经济学会名誉会长。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梦就是‘筑梦’和‘逐梦’的过程,需要每个中国人的奋斗。”四川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高林远接受四川新闻网“中国梦 教育梦”专访时指出,教育兴,国家兴。

筑梦: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  

“当前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就是中国梦!”在高林远看来,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和追求,“中国梦”的含义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对于个人,代表了社会和谐进一步提升的“幸福特征”。对于民族,代表了中华文明在复兴中进一步演进的“文明特征”。对于国家,代表了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的“实力特征”。

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是人民幸福之梦;中国梦是国家富强之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个人的梦和国家的梦、民族的梦是统一的、相互促进的。

中国梦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情结、社会理想和心灵归宿。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筑梦”是指理想构建,“逐梦”却是全面奋斗的历程。这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包括千千万万的普通老百姓。要把每个人的梦想凝聚成国家民族的梦想,就必须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引领作用。

中国教育梦之核心:体现公平、公正、和谐   

教育兴,国家兴。教育是经济发展、国家繁荣的最好途径,尤其是对世界人口大国而言,它还是成为世界强国的基本条件和最好途径。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百年”的目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围绕这两个“百年”的目标,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现代化既是两个“百年”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促进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前提和驱动力。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用四个词表明自己心中的“中国教育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这既是对中国教育的最好诠释,也是未来中国教育的目标。

高林远强调,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教育存在明显差距,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模式统一同一,人才培养方式方法缺乏创新,这是中国教育的顽疾。同时,中国教育服务功能不显著,人才培养对于经济文化发展贡献率不高,0.83%。比如高校科研服务社会的功能并没有充分实现,这既有高校自身原因,也有社会原因。   

逐梦:需要每个中国人的奋斗     

实现中国梦的前提毫无疑问是教育梦的实现。教育可以根本改变个人的素质和能力,这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和才能技能素质。而教育梦的实现关键在于提高教育质量,让每一位受教育者成为“中国梦之队的一员。”

“中国高等教育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最缺乏的就是大学创新精神。”高林远谈到,中国教育不仅仅需要解决教育公平问题,即体现“有教无类”;中国教育在教学方法、育人机制等方面需要充分实现学生个性化成长,即体现“因材施教”,这是一个不断改革的过程;“终身学习”不仅是教育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是改变现状之急;“人人成才”既是教育者追求的目标,也是受教育者奋斗成功的需要。当今中国,精英教育已经逐步转向大众教育,这为人人成功的个人梦想提供了前提。

高林远指出,“中国教育梦的核心是体现公平、公正、和谐,不仅能上学,而且是上好学。”高林远说,目前上大学并不难,但是怎么样让更多学生享受到良好的高等教育,这才是大学特别是师范院校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破解大学教育质量之道,根本在于师资。作为师范类高等院校,除了校风、学风、文化底蕴外,最关键的是要重视师德的培养。汶川地震的“范跑跑”和芦山地震的“高玉华”,折射和冲击的是家长心目中教师的道德风范。

“只有努力让每个人受到良好的教育,并使之成为‘中国梦之队’的一员,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方可实现。”高林远如是说。

分享到:
政策新闻
十二部委通知
政策法规
健康标准
调研报告
热点新闻
平安校园
自救自护
专家顾问
安全预案
资料下载
身心健康
资讯
快乐成长
青少年保健
身心专题
健康大讲堂
校园文化
校园资讯
创意校园
校园文化建设库
校园专题活动
课外延伸
校园饮食
饮食标准
营养食谱
食品鉴别
安全示范
饮食公开课
德育
德育课堂
德育故事
礼仪学堂
公益短片
国学
国学启蒙
国学课堂
国学讲坛
国学人物
国学书院
科技
科技前沿
科学漫谈
科学探秘
知识海洋
科普活动
名师讲堂
名家课堂
第二课堂
升学讲座
特级教师
世界名校公开课

音乐
走进音乐
音乐资讯
音乐学堂
音乐专题
音乐人生
美术
美术常识
美术教程
美育书籍
世界名画欣赏
武术
资讯
武德
武诀
武学知识集锦
资源中心
家长学堂
学龄前
小学
中学
家有考生
家庭教育

中国校园健康网络管理办公室

Copyright © 2014 chinaschool.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7010518号

地址: 西城区西外大街135号北展剧场东二层 邮编 :100044

总 机 Tel:(8610)-6833 5833 邮 箱:office@chinaschool.org.cn

执行单位:中玉之天(北京)投资有限公司